會計13-13股份基礎給付交易-其他試題
【選擇題】
【C】01.甲公司於X1年初以完成3年服務為條件,給與總經理一項權利,可選擇取得相當於1,200股現股價值之現金或1,500股之股份。員工若選擇取得股份,則於既得日後之2年內均不得出售。X1年初給與日甲公司之股價為$42.5,而X1、X2、X3年底股價分別為$52、$55,及$60。在考慮既得後移轉限制之影響後,甲公司估計給與日選擇股份之公允價值為每股$36。下列有關此交易之敘述,何者正確? (A)該交易應按現金交割之股份基礎給付交易處理,認列薪資費用時不得認列權益組成部分
(B)X3年底,不論總經理最後選擇領取現金或領取股份將造成所認列之相關薪資費用總數不同
(C)X2年度應認列之相關薪資費用為$24,200 (D)X3年底,不論總經理最後選擇領取現金或領取股份,甲公司X3年底之權益金額係相同的。[106地方三等中會]
權益金額=$36×1,500-$42.5×1,200=$3,000
X1年認列薪資費用=$52×1,200×1/3=$20,800
X2年認列薪資費用=$55×1,200×2/3-$20,800=$23,200
X2年認列薪資費用合計=$23,200+$3,000÷3=$24,200
【D】02.以現金交割之股份基礎給付方式購買員工勞務之交易,於下列何者日期一定必須衡量?①給與日②既得日③勞務開始提供日④交割日
(A)僅①② (B)僅②③
(C)僅① (D)僅④。[106身心三等]
現金交割,僅交割日。權益交割,公允價值法為給與日,內涵價值法為交割日。
【B】03.左營公司於20X1年12月31日經董事會決議,自市場買回每股$20之庫藏股20,000股,準備轉讓給員工以為獎酬。20X2年4月1日再經董事會決議,給與員工認股權以認購公司之庫藏股20,000股,當日,左營公司之每股股價為$30,員工得以$25認購一股普通股,以選擇權評價模式得到每個認股權之公允價值為$6。員工繳款認購股票日為20X2年5月1日。請問左營公司20X2年4月1日之應有分錄為 (A)借記:薪資費用100,000;貸記:資本公積-員工認股權100,000
(B)借記:薪資費用120,000;貸記:資本公積-員工認股權120,000
(C)借記:應收款500,000,資本公積-認股權120,000;貸記:庫藏股票400,000,資本公積-庫藏股票交易220,000
(D)不作分錄。[106退役三等中會]
借:薪資費用 $120,000 ($6×20,000)
貸:資本公積-員工認股權$120,000
【C】04.大華公司於20X1年1月1日給與員工共5,000股公司股票作為獎酬計畫,自20X1年1月1日至20X4年12月31日為閉鎖期,於閉鎖期內,員工取得公司股票,員工仍享有投票權及股利分配等權利,但股票由大華公司交付信託,不得轉讓。但當員工服務滿4年,符合既得條件,員工自20X5年1月1日可自由轉讓股票,惟員工於既得期間內離職,應返還限制權利之股票及相關權利。20X1年1月1日之大華公司之股價為每股$50,估計若干員工於既得期間內離職之後,大華公司在限制權利股票之給與日進行如下之會計處理:借記:員工未賺得酬勞;貸記:資本公積-受限制股票。編製財務報表時,「員工未賺得酬勞」應歸類於
(A)資產 (B)負債
(C)股東權益 (D)費用。[106退役三等中會]
員工未賺得酬勞為權益減項。
【D】05.甲公司於X1年初開始實施一長期員工紅利計畫,規定員工服務滿5年者即能獲得分紅。該計畫於X1年初有前期服務成本共計$60,000,其中$24,000為員工已既得,未既得部分需另服務2年始既得,另該計畫X1年之再衡量數為$20,000(損失)。關於該紅利計畫,其前期服務成本與再衡量數對甲公司X1年度本期淨利之影響數為(不考慮所得稅影響)
(A)$(24,000) (B)$(44,000) (C)$(60,000) (D)$(80,000)。[106高考三級中會]
IAS19長期員工福利:服務成本、淨利息及再衡量數皆認列於損益。
本期淨利影響數=$(60,000)+$(20,000)=$(80,000)
【C】06.白水公司於X1年1月1日給予某位高階主管10,000單位的認股權,履約價格$50,條件為必須在公司繼續服務滿三年,且第三年底公司股價需大於$70時,認股權才能行使,行使期間為第四年初起算的6年內的任何期間。X1年1月1日的股價為$55。白水公司使用選擇權定價模式,考慮股價在第三年年底大於$70與未大於$70的可能性之後,估計認股權在此條件下的價值為每單位$18。白水公司預期該主管會繼續服務滿三年,因此乃將勞務成本與所給予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分攤於X1、X2及X3年,每年底借記「薪資費用」,貸記「資本公積-員工認股權」。然而,X3年底股價僅有$65。試問:公司應如何處理此一未達績效條件的情況?
(A)借記「資本公積-員工認股權」$180,000,貸記「薪資費用」$180,000 (B)借記「資本公積-員工認股權」$180,000,貸記「保留盈餘」$120,000與「薪資費用」$60,000 (C)借記「資本公積-員工認股權」$180,000,貸記「資本公積-未生效認股權」$180,000
(D)不須做額外分錄。[106稅務三等]
X3年底股價$65<$70,認股權不能行使。
借:資本公積-員工認股權 $180,000 ($18×10,000)
貸:資本公積-未生效認股權$180,000
【A】07.丁公司於本年度5月31日董事會通過現金增資$5,000,000,公司保留5,000股,以每股$20讓員工認購(股票面額每股$10),經評估該公司股票之市價平均每股$25且長期都相當穩定,員工繳款日為7月15日,股票發放日為8月31日。假設丁公司採用選擇權定價模式估計所給與員工之認股權,估計認股權每股公允價值為$5,在董事會通過現金增資案時,下列相關會計處理何者正確? (A)借:薪資費用25,000;貸:資本公積-員工認股權25,000
(B)借:薪資費用200,000;貸:已認普通股股本50,000,資本公積-員工認股權150,000 (C)借:預收股款200,000;貸:已認普通股股本50,000,資本公積-員工認股權150,000 (D)不必做分錄。[106薦任]
借:薪資費用 $25,000 ($5×5,000)
貸:資本公積-員工認股權$25,000
【B】08.高雄公司於X4年1月1日給與100位員工每人各100單位之認股權,給與的條件為員工必須繼續服務3年。高雄公司估計每一認股權之公允價值為$10,考慮員工離職率後,公司估計10%員工將於3年內離職,於既得日之前離職員工將喪失執行認股權之權利。高雄公司於X6年12月31日止,共有5名員工離職,但於既得日之後的X7年間,3位員工放棄執行認股權。高雄公司於X7年12月31日之「資本公積-已失效認股權」餘額為何? (A)$0
(B)$3,000 (C)$5,000 (D)$8,000。[106薦任中會]
已失效認股權=$10×3×100=$3,000
【D】09.台中公司於X7年1月1日以完成三年的服務為條件,給與員工一項權利,可選擇取得相當於2,000股股份價值的現金,或2,500股的股份,每股面值$10。若選擇股份,則於既得日之後二年內不得出售(閉鎖二年)。台中公司給與日(X7年1月1日)的股價為每股$50。考慮既得日後限制二年內不得出售的效果,估計給與日選擇股份的公允價值為每股$55。台中公司X7年、X8年及X9年年底的股價分別為$60、$67.5、$70,台中公司預期在三年間並不發放股利。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X7年12月31日貸記資本公積–股份基礎給付$37,500 (B)X7年12月31日借記薪資費用$77,500 (C)X8年12月31日貸記員工股份增值權負債$45,000 (D)X8年12月31日借記薪資費用$62,500。[107地方三等中會]
|
X7年 |
X8年 |
X9年 |
借:薪資費用 |
$52,500 |
$62,500 |
$62,500 |
貸:員工股份增值權負債 |
$40,000 |
$50,000 |
$50,000 |
資本公積-股份基礎給付 |
12,500 |
12,500 |
12,500 |
X7年:$60×2,000×1/3=$40,000
X8年:$67.5×2,000×*2/3-$40,000=$50,000
X9年:$70×2,000-$40,000-$50,000=$50,000
資本公積-股份基礎給付=[($55×2,500)-($50×2,000)]÷3=$12,500
【A】10.丁公司紅利計畫規定之紅利金額為當年度稅前淨利之5%,估計人員流動將使支付比例降低至4%。該紅利將於次年度3月底發放,若員工於發放前離職,將無法獲得任何分紅。X7年度未考慮當年分紅前之稅前淨利為$218,400。請問該公司於X7年度應認列之紅利負債金額為何? (A)$8,400 (B)$8,736
(C)$10,400 (D)$10,920。[107地方三等中會]
($218,400-紅利負債)×4%=紅利負債
紅利負債=$8,400
【A】11.甲公司於X1年6月15日決議辦理現金增資,並保留20,000股供員工認股,當日員工與公司對認股計畫已有共識。當時公司股價每股$30,員工認購價每股$25,認股權依選擇權定價模式計算之公允價值為每單位$4,若公司股東於X1年8月1日繳款共認購5,000股,但8月15日現金增資失敗,甲公司退回股款,則甲公司X1年應認列之薪資成本為 (A)$0 (B)$20,000 (C)$80,000
(D)$100,000。[107身心三等]
6/15 |
借:薪資支出 $80,000
($4×20,000) 貸:資本公積-員工認股權$80,000 |
8/1 |
借:現 金$125,000
($25×5,000) 貸:預收股款$125,000 |
8/15 |
借:預收股款$125,000 貸:現 金$125,000 借:資本公積-員工認股權$80,000 貸:薪資支出 $80,000 |
薪資成本=$80,000-$80,000=$0
【C】12.20X1年初,甲公司給與10位主管各1,000個認股權,條件為必須在公司繼續服務至20X3年底。然而,若20X3年底之股價未超過$50,則該認股權將失效。若20X3年底之股價高於$50,則可於往後4年之任何時點執行該認股權。公司採用選擇權評價模式,考慮股價在20X3年底超過$50(認股權因而可執行)及未超過$50(認股權因而失效)之可能性,估計認股權在此市價條件下之公允價值為每單位認股權$18。之後相關資訊如下:20Xl年底時,有1位主管離職,公司預估至20X3年底共有3位主管離職。20X2年底時,累計有2位主管離職,公司預估至20X3年底時共有4位主管離職。20X3年底時,公司股價只有$40,共計有3位主管離職。試問甲公司20X3年「薪資費用」應認列之金額為何?
(A)$42,000 (B)$30,000 (C)$54,000 (D)$0。[107會計師中會]
20X2年認列總薪資費用=$18×(10-4)×1,000×2/3=$72,000
20X3年認列總薪資費用=$18×(10-3)×1,000×3/3=$126,000
20X3年底認列薪資費用=$126,000-$72,000=$54,000
【B】13.甲公司於X5年1月1日給予高階主管50,000股認股權,約定服務滿三年後,得於X8年間按每股$30行使認股權,若給與日普通股市價為每股$33,認股權公允價值為$9,既得日普通股市價為每股$39,認股權公允價值為$10。甲公司估計三年內高階主管離職的比率為20%,則X5年度應認列之酬勞成本為多少?
(A)$0 (B)$120,000 (C)$146,667 (D)$150,000。[107鐵路三級中會]
X5年認列酬勞成本=$9×50,000×(1-20%)×1/3=$120,000
【B】14.順利公司於X2年初以繼續在公司服務滿兩年為條件,給與副總經理一項權利,於兩年屆滿後的一年之內,得選擇收取相當於6,000股普通股市價的現金,或收取10,000股的普通股。如副總經理選擇收取股票,該股票於既得日後一年內不得出售。順利公司普通股於X2年初的市價為每股$36。考慮既得日後限制一年內不得出售的效果,估計在給與日選擇股票的公允價值為每股$28。順利公司X2年及X3年兩年底的股價分別為$42及$50。試問若副總經理於X3年底選擇領取股票,則順利公司X3年應認列與該股份基礎給付交易有關的薪資費用金額為何? (A)$192,000 (B)$206,000
(C)$218,000 (D)$250,000。[107鐵路三級中會]
X2年初 |
負債=$36×6,000=$216,000 權益=$28×10,000=$280,000 |
X2年底 |
負債=$42×6,000×1/2=$126,000 權益=($280,000-$216,000)×1/2=$32,000 認列薪資費用=$126,000+$32,000=$158,000 |
X3年底 |
負債=$50×6,000-$126,000=$174,000 權益=($280,000-$216,000)×1/2=$32,000 認列薪資費用=$174,000+$32,000=$206,000 |
【C】15.X2年初,臺南公司的股價為$32,當日並給予12位主管各600單位認股權,條件為必須在臺南公司繼續服務至X4年底。然而,若X4年底之股價未上漲至高於$45,則該認股權將失效。若X4年底之股價高於$45,則可於往後5年內之任何時點執行該認股權。臺南公司於X2年初採用選擇權評價模式,考慮股價在X4年底高於$45及未高於$45的可能性,估計認股權在此市價條件下之公允價值為每單位$15。X2年底有1位主管離職,臺南公司預估未來2年內將會有3位主管離職。X3年底又有2位主管離職,臺南公司預估未來1年內將會有2位主管離職。試問若X4年間有3位主管離職,X4年底臺南公司的股價為$42,則臺南公司X4年應認列與該股份基礎給付交易有關之薪資費用金額為何?
(A)$(42,000) (B)$0 (C)$12,000 (D)$16,000。[107鐵路三級中會]
X2年:$15×[12-(1+3)]×600×1/3=$24,000
X3年:$15×[12-(1+2+2)]×600×2/3=$42,000
X4年:$15×[12-(1+2+3)]×600×3/3=$54,000
X4年認列薪資費用=$54,000-$42,000=$12,000
【D】16.青山公司於X3年底協議給與兩位高階主管限制性股票作為報酬。條件是高階主管若繼續服務1年,則可於X4年底選擇取得相當於12,000股股份之現金或13,500股面額$10之普通股。若選擇取得股票,則於既得日後之2年內不得出售。給與日青山公司股價為每股$45,估計該限制性股票於給與日之公允價值為$42。X4年底當日股價為$55,若高階主管於X4年底既得日選擇領取股票,則X4年因該項股份基礎給付協議應認列之薪資費用為何?
(A)$1,080,000 (B)$1,134,000 (C)$1,320,000 (D)$1,374,000。[108地方三等中會]
給與日:
借:薪資費用 $1,134,000 ($42×13,500×2)
貸:股份增值權負債 $1,080,000
($45×12,000×2)
資本公積-股份基礎給付 54,000
薪資費用:
借:薪資費用 $1,374,000
貸:股份增值權負債 $1,320,000
($55×12,000×2)
資本公積-股份基礎給付 54,000
【A】17.乙公司X1年1月1日給與50位員工各1,000股之普通股認股權,每股普通股認購價格$65(每股面額$10)。乙公司普通股在給與日每股市價$82,按認股權訂價模式計算的每個認股權公允價值為$15,須自X1年1月1日起服務滿3年後才能行使,且自可行使之日起滿1年失效。X1年12月31日,乙公司估計3年內離職員工人數為10人。若X1年底普通股市價為$100,該年度乙公司因認股權所需認列之薪資費用為何?
(A)$200,000 (B)$226,667 (C)$250,000 (D)$466,667。[108身心三等]
X1年薪資費用=$15×(50-10)×1,000×1/3=$200,000
【D】18.甲公司於X1年初以總經理必須完成二年服務為條件,服務期滿給與總經理50,000股每股面額$10之公司股份,X1年初股價每股$60。X1年底由於股價下跌至每股$55,因此甲公司給與總經理得選擇領取既得日等值現金或股票的權利。X2年底股價上升至每股$62,總經理選擇領取股票,請問X2年底之分錄,何者正確? (A)借記「薪資費用」$1,500,000 (B)借記「薪資費用」$1,550,000 (C)貸記「資本公積-普通股發行溢價」$2,600,000 (D)貸記「資本公積-普通股發行溢價」$2,850,000。[108身心三等]
資本公積-股份基礎給付=($60-$55)×50,000=$250,000
X1/12/31 |
借:薪資費用 $1,500,000 貸:股票增值權負債 $1,375,000
($55×50,000/2) 資本公積-股份基礎給付 125,000 ($250,000/2) |
X2/12/31 |
借:薪資費用 $1,850,000 貸:股票增值權負債 $1,725,000 ($62×50,000-$1,375,000) 資本公積-股份基礎給付 125,000 ($250,000/2) 借:股票增值權負債 $3,100,000 ($62×50,000) 資本公積-股份基礎給付
250,000 貸:普通股股本 $ 500,000 ($10×50,000) 資本公積-普通股發行溢價 2,850,000 |
【D】19.下列何項交易不適用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2號「股份基礎給付」? (A)企業以本身之普通股交換無形資產
(B)企業以本身之普通股交換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C)企業以本身之普通股交換勞務 (D)企業以本身之普通股交換其他公司之公司債。[108原民三等]
(D)取得負債不是股份基礎給付
【C】20.甲公司於X1年1月1日給與銷售部門50位員工各100單位該公司之認股權,其條件為員工必須自X1年1月1日起連續服務滿3年,該認股權於給與日之公允價值為每單位$24。假設甲公司於給與時,估計三年內會有15位員工離職。於第一年年底,有7人已離職,估計至三年期滿累計將有25人離職。於第二年年初,甲公司考慮股價已下降,該認股權之公允價值僅有$10,乃修改認股執行價格,其公允價值提高至每單位$15。第二年度有5人離職,估計至三年期滿累計將有15人離職。試問甲公司於X2年,應認列與此認股權相關之薪資費用金額為何?
(A)$15,000 (B)$26,250 (C)$44,750 (D)$46,000。[108原民三等]
X1/12/31認列薪資費用=$24×(50-25)×100×1/3=$20,000
X2/12/31認列薪資費用=$24×(50-15)×100×2/3=$56,000
認列薪資費用=$56,000+($15-$10)×(50-15)×100×1/2-$20,000=$44,750
【A】21.甲公司與員工於X1年1月1日協議以發行限制型股票做為獎酬計畫,雙方約定15位員工各無償取得3,000股普通股,該交易對於當日財務比率的影響,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負債比率不變 (B)股東權益報酬率下降
(C)資產報酬率上升 (D)流動比率下降。[108原民三等]
借:員工未賺得酬勞 (權益減項)
貸:股 本 (權益加項)
資本公積-限制性股票 (權益加項)
【B】22.丙公司於X5年1月1日與10位員工協議並給與員工獎酬計畫,此計畫係以每位員工無償取得1,000股由公司發行之普通股,此為限制性股票,因員工之既得條件須服務滿3年,自X5年1月1日至X7年12月31日之3年服務期間為閉鎖期,員工於閉鎖期取得之股票,由丙公司交付信託,不得轉讓,若員工於既得期間離職,應返還股票,員工自滿足3年服務期間之X8年1月1日起,可自由轉讓股票。X5年1月1日丙公司之普通股每股市價為$200,惟限制性股票存在閉鎖期,公允價值僅為每股$180。公司於考量員工離職率,估計於X5年及X6年分別有1位員工離職,X7年12月31日之既得員工為7人。丙公司於X5年至X7年之各年底每股普通股市價分別為$195,$190及$185。請問:丙公司於給與日之估計「員工未賺得酬勞」為
(A)$1,295,000 (B)$1,440,000 (C)$1,520,000 (D)$1,560,000。[108退役三等中會]
員工未賺得酬勞=$180×(10-1-1)×1,000股=$1,440,000
【D】23.甲公司於X1年1月1日給與30位員工每人1,000單位認股權。其條件為員工必須自X1年1月1日起連續服務滿3年。該認股權之存續期間5年、履約價格$30,給與日之股票評估價值$30,但無法可靠估計所給與認股權之公允價值。假設X1年至X4年底,該方案在職人數分別為28、26、24、22,股票評估價值分別為$31、$32、$34、$36。X3年底有4人執行該認股權,X4年底有5人執行該認股權。試問甲公司X4年度認列該方案相關之薪資費用金額為何?
(A)$30,000 (B)$34,000 (C)$36,000 (D)$40,000。[108高考三級]
X3年在職24人,有4人執行認股權,剩20人
薪資費用=($36-$34)×20×1,000=$40,000
【D】24.甲公司於X9年10月1日決定辦理現金增資,並保留15,000股予員工認股,當日員工與公司對認購計畫已有共識。當時公司股價為每股$50,員工認購價每股$45,公司依選擇權評價模式估計給與日之認購新股權利每單位公允價值為$6。若甲公司現金增資案順利完成,且員工最終認購10,000股,則X9年甲公司應認列之薪資費用為
(A)$50,000 (B)$60,000 (C)$75,000 (D)$90,000。[108高考三級中會]
薪資費用=$6×15,000=$90,000
【C】25.以下有關股份基礎給付交易之敘述,何者錯誤? (A)若企業取得商品或勞務之交易,其對價係以本身之權益工具(含股票或認股權等)支付,係屬於股份基礎給付交易
(B)若企業取得商品或勞務之交易,其對價係產生負債,該負債之金額由企業本身之股票或其他權益工具價值所決定,係屬於股份基礎給付交易
(C)若企業員工持有某企業之權益工具,且以該權益工具持有者之身分與該企業交易,係屬於股份基礎給付交易
(D)若企業取得商品或勞務之交易,其對價係以本身之權益工具(含股票或認股權等)支付,惟含選擇交割條款,可允許企業或交易對方有權利選擇以權益交割或現金交割時,係屬於股份基礎給付交易。[108會計師中會]
(C)持有權益工具者為股東,股東與企業交易屬於權益交易。
【C】26.甲公司於X1年初給與500位員工各100單位認股權,其中50單位於員工服務滿2年後既得,其每單位認股權之公允價值為$12;另50單位於員工服務3年後既得,其每單位認股權之公允價值為$15。假設甲公司X1年實際有50名員工離職,並於當年底估計X2年度會有50名員工離職,X3年會有50名員工離職。假設X2年度實際有45名員工離職,並於當年底估計X3年會有45名員工離職。X3年度實際有40名員工離職,則甲公司X2年度應認列與上述認股權相關之勞務成本為何?
(A)$211,500 (B)$212,750 (C)$215,500 (D)$218,000。[108薦任]
X1年認列總勞務成本=$12×(500-50-50)×50×1/2+$15×(500-50-50-50)×50×1/3=$207,500
X2年認列總勞務成本=$12×(500-50-45)×50+$15×(500-50-45-45)×50×2/3=$423,000
X2年認列勞務成本=$423,000-$207,500=$215,500
【B】27.X7年12月30日甲公司買回庫藏股票20,000股,每股$20,準備轉讓給員工作為獎酬。X8年5月1日甲公司決定將買回之庫藏股票20,000股轉讓給員工,當日甲公司普通股每股市價$25,員工於1個月內得以每股$21認購,此一認股權利之公允價值為$5且立刻既得。若X8年5月31日員工繳款並取得20,000股股票(面額$10),則有關甲公司認股權計畫相關會計處理,何者正確? (A)甲公司X8年應認列薪資費用$80,000
(B)甲公司X8年5月31日應貸記資本公積-庫藏股票交易$120,000
(C)甲公司X8年5月31日應貸記資本公積-員工認股權$100,000
(D)甲公司X8年5月31日應貸記普通股股本$200,000。[108薦任中會]
借:現 金 $420,000 ($21×20,000)
資本公積-員工認股權 100,000 [($25-$20)×20,000]
貸:庫藏股票 $400,000
($20×20,000)
資本公積-庫藏股票交易
120,000
【綜合題】
【司法三等中會106-3】乙公司X6年初給予5位主管每人14,400股之股票增值權,以當日市價$20為預設價格,該計畫給予主管就股票增值部分領取現金。公司規定,主管需自X6年1月1日起服務滿三年才能行使權利,且自可行使日滿一年失效。X9年12月31日,5位主管均行使該項權利。乙公司X6年至X9年各年底普通股市價分別為$26、$22、$23及$25。試求:
(一)乙公司X6年之酬勞成本為何?乙公司X7年酬勞成本之分錄、X9年員工行使權利之分錄。
X6年 |
酬勞成本=($26-$20)×5×14,400×1/3=$144,000 |
X7年 |
酬勞成本=($22-$20)×5×14,400×2/3-$144,000=-$48,000 借:股份增值權負債$48,000 貸:薪資費用 $48,000 |
X8年 |
酬勞成本=($23-$20)×5×14,400×3/3-$144,000+$48,000=$120,000 |
X9年 |
借:薪資費用 $144,000 [($25-$23)×5×14,400] 貸:股份增值權負債$144,000 借:股份增值權負債$360,000 ($144,000-$48,000+$120,000+$144,000) 貸:現 金 $360,000 |
(二)相較「員工認股權」計畫,說明「限制型股票」計畫之意義與優點。
意義:公司按照激勵計畫約定的條件,給與員工一定數量的股票。員工只有達成既定目標後,才享有股票處分權。不過在限制期間內,仍可享有股東應有的權利,包括領取股利、投票權等。
優點:未來員工在執行認股權利時,不需繳款給公司,可減少員工未來放棄認購的權利。
【原民三等中會106-1】甲公司於X1年1月1日協議給與30位員工、每人各2,000股之限制性股票作為員工獎酬,員工必須繼續服務滿4年,方能無償取得該限制性股票,限制性股票發放日為X1年1月5日。X1年1月1日至X4年12月31日閉鎖期內,發放給員工的股票應由公司交付信託,不得轉讓,員工若於既得期間內離職,則應返還該限制性股票。自X5年1月1日起,可自由轉讓股票。甲公司一般沒有受任何限制的股票於X1年1月1日每股市價為$27;該限制性股票因為有閉鎖期,每股公允價值為$25。
甲公司股票每股面額為$10。甲公司於X1年預估將有6名員工於既得期間內離職,X1年底有2位員工離職。該限制性股票於X1年底之每股公允價值為$26。
試作:(一)甲公司X1年度給與員工該限制性股票獎酬之相關分錄。
|
累計 |
當期 |
|
X1年 |
$25×2,000×(30-6)×1/4=$300,000 |
$300,000 |
|
X2年 |
$25×2,000×(30-7)×2/4=$575,000 |
$575,000-$300,000=$275,000 |
|
X3年 |
$25×2,000×(30-9)×3/4=$787,500 |
$787,500-$575,000=$212,500 |
|
X4年 |
$25×2,000×(30-7)=$1,150,000 |
$1,150,000-$787,500=$362,500 |
|
X1/1/1 |
借:員工未賺得酬勞 $1,200,000 貸:資本公積-限制性股票$1,200,000 |
||
X1/1/5 |
借:資本公積-限制性股票$1,200,000 貸:股 本 $1,200,000 |
||
X1/12/31 |
借:薪資費用 $300,000 貸:員工未賺得酬勞$300,000 借:股 本 $400,000 貸:資本公積-限制性股票$400,000 |
(二)甲公司於X2年底及X3年底估計員工將於既得期間內離職總人數分別為7名及9名,員工於X2年、X3年及X4年實際離職人數分別為1位、2位及2位。該限制性股票於X2年底、X3年底及X4年底之每股公允價值分別為$27、$31及$28。計算甲公司應於X2年、X3年及X4年度認列與該限制性股票獎酬相關之薪資費用金額。
X2/12/31 |
借:薪資費用 $275,000 貸:員工未賺得酬勞$275,000 借:股 本 $200,000 貸:資本公積-限制性股票$200,000 |
X3/12/31 |
借:薪資費用 $212,500 貸:員工未賺得酬勞$212,500 借:股 本 $400,000 貸:資本公積-限制性股票$400,000 |
X4/12/31 |
借:資本公積-限制性股票$50,000 貸:員工未賺得酬勞 $50,000 借:股 本 $40,000 貸:資本公積-限制性股票$40,000 借:薪資費用 $362,500 貸:員工未賺得酬勞$362,500 借:資本公積-限制性股票$690,000 貸:資本公積-普通股溢價$690,000 |
【退役三等中會106-2】X2年1月1日,丙公司給10位管理者每人14,000張認股權,每張認股權可以$38認購公司普通股一股,當時每股普通股的面額為$10,市價為$56,每個認股權的公允價值則為$16。每位管理者必須在公司內服務滿四年,第五年開始可以行使認股權。管理者如果自得行使日起二年內未行使,其所持有的認股權就失效。X5年1月1日,丙公司有2位管理者因故離職,X6年1月1日有7位管理者行使認股權,而最後1位管理者直到X8年1月1日還是沒有行使認股權。試作:(一)丙公司X4年及X5年,每年應認列的酬勞成本為何?
年度 |
累計酬勞成本 |
當年酬勞成本 |
X2年 |
$16×10×14,000×1/4=$560,000 |
$560,000 |
X3年 |
$16×10×14,000×2/4=$1,120,000 |
$560,000 |
X4年 |
$16×10×14,000×3/4=$1,680,000 |
$560,000 |
X5年 |
$16×(10-2)×14,000×4/4=$1,792,000 |
$112,000 |
(二)丙公司X6年至X8年,有關員工認股權之相關分錄。
X6/1/1 |
借:現 金 $3,724,000 ($38×14,000×7) 資本公積-員工認股權 1,568,000 ($16×14,000×7) 貸:普通股股本 $ 980,000 ($10×14,000×7)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4,312,000 |
X8/1/1 |
借:資本公積-員工認股權$224,000 ($16×14,000) 貸:資本公積-失效認股權$224,000 |
【高考三級中會106-3】X1年1月1日,甲公司給與100位員工認股權。若員工未離職,且特定產品之銷售量每年平均至少增加10%,則該認股權將於第3年底既得,而員工可以在X4年初至X5年底的兩個年度中執行既得之認股權。X4年年底,有30名員工執行全部之認股權,另外50名獲得認股權之員工尚未執行任何認股權。給與每位員工之認股權數量之規定如下:
(1)若該產品銷售量每年平均增加10%以上且低於20%,每位員工100單位。
(2)若該產品銷售量每年平均增加20%以上且低於30%,每位員工200單位。
(3)若該產品銷售量每年平均增加30%以上,每位員工300單位。
各年相關資料如下:
|
各年末銷售量實際平均增加率 |
預期X3年末銷售量每年平均增加率 |
各年度離職人數 |
各年末預期X3年末總計離職人數 |
每一認股權公允價值/內含價值 |
X1年1月1日 |
- |
32% |
- |
15 |
$15/$10 |
X1年12月31日 |
12% |
22% |
7 |
15 |
$12/$8 |
X2年12月31日 |
32% |
22% |
6 |
18 |
$8/$5 |
X3年12月31日 |
32% |
32%(實際) |
7 |
20(實際) |
$17/$15 |
X4年12月31日 |
- |
- |
- |
- |
$21/$20 |
試作:(一)假設前述股份基礎給付係權益交割者,則甲公司X3年及X4年各產生多少酬勞成本?
年度 |
累積酬勞成本 |
當期酬勞成本 |
X1年 |
$15×(100-15)×200×1/3=$85,000 |
$85,000 |
X2年 |
$15×(100-18)×200×2/3=$164,000 |
$164,000-$85,000=$79,000 |
X3年 |
$15×(100-20)×300×3/3=$360,000 |
$360,000-$164,000=$196,000 |
X4年 |
|
$0 |
(二)假設前述股份基礎給付係現金交割者,則甲公司X3年及X4年各產生多少酬勞成本?(公允價值及內含價值在權益交割及現金交割兩情況下均假設相等)
年度 |
累積酬勞成本 |
當期酬勞成本 |
X1年 |
$12×(100-15)×200×1/3=$68,000 |
$68,000 |
X2年 |
$8×(100-18)×200×2/3=$87,467 |
$87,467-$68,000=$19,467 |
X3年 |
$17×(100-20)×300×3/3=$408,000 |
$408,000-$87,467=$320,533 |
X4年 |
已執行=$20×30×300=$180,000 未執行=$21×50×300=$315,000 |
$180,000+$315,000-$408,000=$87,000 |
(三)(假設該認股權以權益交割)若甲公司於X2年年底調高前述認股權之履約價格,使認股權在X2年年底之公允價值及內含價值分別下降$2及$1,並使認股權在X3年年底之公允價值及內含價值分別下降$1.5及$1。其他假設與資料不變,則甲公司X2年及X3年薪資成本增加或減少多少?
調高認股權履約價格,對員工不利,不考慮認股權公允價值變動,X2年及X3年薪資成本均未改變。
(四)(假設該認股權以權益交割)若甲公司於X2年年底調低前述認股權之履約價格,使認股權在X2年年底之公允價值及內含價值分別上升$2及$1,並使認股權在X3年年底之公允價值及內含價值分別上升$1.5及$1。其他假設與資料不變,則甲公司X2年及X3年薪資成本增加或減少多少?
X2年底調低認股權履約價格,對員工有利,應認列增額公允價值,於剩餘期間內攤銷。
X2年底認股權公允價值上升$2,僅剩X3年,需在X3年認列增額公允價值。
X2年薪資成本未改變。
X3年認列增額公允價值=$2×(100-20)×300=$48,000(增加)
【高考三級106-3】20X5年1月1日,甲公司宣布給與1,000位員工各200股之股份(每股面額$l0,該股份將於既得時發行予員工),條件為員工不得在既得期間內離職。若甲公司20X5年盈餘增加達到16%,則股份可於20X5年12月31日既得;若甲公司在20X5、20X6年間之盈餘平約每年增加達到11%,則可於20X6年12月31日既得;若在20X5年至20X7年此3年期間之盈餘平均每年增加達到8%,則可於20X7年12月31日既得。甲公司於上述給與日之每股公允價值為$20,未來3年期間預期不發放股利。甲公司20X5年之盈餘增加12%,當年度有60位員工離職。20X5年底甲公司預期20X6年之盈餘將維持相同之成長率,故預期股份將於20X6年12月31日既得;同時甲公司以加權平均機率為基礎,預期仍有60位員工將於20X6年離職。甲公司20X6年之盈餘僅增加8%,故股份並未於20X6年12月31日既得。20X6年中有56位員工離職。20X6年底甲公司預期20X7年將有50位員工離職,且甲公司之盈餘將至少增加4%,故可達成每年平均8%之目標。甲公司20X7年之盈餘成長率為6%,有46位員工於20X7年中離職。試作:甲公司20X5年至20X7年各年度與上述股份相關之分錄。
20X5年 |
薪資費用=$20×(1,000-60-60)×200×1/2=$1,760,000 借:薪資費用 $1,760,000 貸:資本公積-股份基礎給付$1,760,000 |
20X6年 |
累積薪資費用=$20×(1,000-60-56-50)×200×2/3=$2,224,000 借:薪資費用 $464,000 ($2,224,000-$1,760,000) 貸:資本公積-股份基礎給付$464,000 |
20X7年 |
累積薪資費用=$20×(1,000-60-56-46)×200×3/3=$3,352,000 借:薪資費用 $1,128,000 ($3,352,000-$2,224,000) 貸:資本公積-股份基礎給付$1,128,000 |
【稅務三等106-1】甲公司採曆年制,於20X6年5月1日平價發行面額$20,000,000,票面利率7%之三年期公司債,每年4月30日付息,發行日市場利率為10%。發行時,該公司債每$10,000搭配可分離之認股證500單位,每單位認股證得於20X9年4月30日前以$60購買該公司面值$10之普通股一股。債券發行日依選擇權定價模式估計認股證之每單位價值為$4。
20X7年12月1日有200,000單位認股證行使,認購甲公司之普通股,當日普通股每股市價為$65,認股證每單位公允價值為$5.5。惟之後因甲公司股價持續下跌,剩餘認股證至20X9年4月30日均未行使而逾期失效。
試作:(一)甲公司下列日期應有之分錄(金額請四捨五入至整數位):
(1)20X6年5月1日。
3期,10%,複利現值0.751315,年金現值2.486852
發行價格=$20,000,000×0.751315+$20,000,000×7%×2.486852=$18,507,893
日期 |
付現利息 |
利息費用 |
折價攤銷 |
帳面金額 |
20X6/5/1 |
|
|
|
18,507,893 |
20X7/4/30 |
1,400,000 |
1,850,789 |
450,789 |
18,958,682 |
20X8/4/30 |
1,400,000 |
1,895,868 |
495,868 |
19,454,550 |
20X9/4/30 |
1,400,000 |
1,945,450 |
545,450 |
20,000,000 |
借:現 金 $20,000,000
應付公司債折價 1,492,107 ($20,000,000-$18,507,793)
貸:應付公司債 $20,000,000
資本公積-認股權 1,492,107
(2)20X6年12月31日。
借:利息費用 $1,233,860 ($18,507,893×10%×8/12)
貸:應付利息 $933,333 ($20,000,000×7%×8/12)
應付公司債折價 300,527
(3)20X7年12月1日。
認股證單位=$20,000,000÷$10,000×500=1,000,000
借:現 金 $12,000,000
($60×200,000)
資本公積-認股權 298,421 ($1,492,107×200,000/1,000,000)
貸:普通股股本 $ 2,000,000
($10×200,000)
資本公積-普通股股票溢價 10,298,421
(4)20X9年4月30日(支付最後一次利息並贖回債券及認股證失效)。
借:應付利息 $933,333 ($20,000,000×7%×8/12)
利息費用 648,485 ($19,454,550×10%×4/12)
貸:現 金 $1,400,000 ($20,000,000×7%)
應付公司債折價 181,818
借:資本公積-認股權1,193,686 ($1,492,107-$298,421)
貸:資本公積-失效認股權1,193,686
借:應付公司債$20,000,000
貸:現 金$20,000,000
(二)假設甲公司普通股每股市價於20X7年及20X8年平均分別為$66及$58,請問於計算20X7年及20X8年之稀釋每股盈餘時,流通在外認股證換算應計入計算稀釋每股盈餘分母之普通股數,於此兩年度分別為若干?
未行使認股權=1,000,000-200,000=800,000
(200,000-$60×200,000÷$66)×11/12=16,667
(800,000-$60×800,000÷$66)×12/12=72,727
20X7年列入分母之普通股數=16,667+72,727=89,394
20X8年每股年平均市價$58<認購價格$60,無稀釋作用,列入分母之普通股數=0
【會計師中會106-3】乙公司於20X1年1月1日與100名員工訂定各給與200股普通股(每股面額$10)的協議,條件為員工不得在既得期間內離職。若乙公司20X1年獲利成長超過15%,則股票可於20X1年底既得,若公司在20X1年、20X2年度間的獲利成長平均每年超過10%,則可於20X2年底既得,若在20X1年至20X3年間獲利成長平均每年超過8%,則可於20X3年底既得。給與日依協議條件估計每股之公允價值為$40。20X1年至20X3年間乙公司預期不發放股利。
20X1年底,乙公司獲利成長12%,未達15%,有15位員工離職。乙公司預期20X2年的獲利將維持相同的成長率,故預期股票將於20X2年底既得。20X2年度預期仍將有15位員工離職。
20X2年底,乙公司獲利僅成長6%,兩年平均未超過10%,故股票並未於20X2年底既得。20X2年度實際有12位員工離職,乙公司並預期20X3年會有8位員工離職,獲利將至少成長6%,故可達成三年每年平均成長8%的目標。
20X3年底,有5位員工離職,實際獲利成長率為9%,三年平均成長率為9%,符合績效條件。
試作:乙公司所有必要分錄。
20X1/12/31 |
累積薪資費用=$40×200×(100-15-15)×1/2=$280,000 借:薪資費用 $280,000 貸:資本公積-股份基礎給付$280,000 |
20X2/12/31 |
累積薪資費用=$40×200×(100-15-12-8)×2/3=$346,667 借:薪資費用 $66,667 ($346,667-$280,000) 貸:資本公積-股份基礎給付$66,667 |
20X3/12/31 |
累積薪資費用=$40×200×(100-15-12-5)×3/3=$544,000 借:薪資費用 $197,333 ($544,000-$346,667) 貸:資本公積-股份基礎給付$197,333 借:資本公積-股份基礎給付 $544,000 貸:普通股股本 $136,000 [$10×(100-15-12-5)×200] 資本公積-普通股股票溢價 408,000 |
【高考三級中會108-1】甲公司於X0年12月31日之流通在外普通股數為1,000,000股,該公司X1年1月1日與10位擔任管理職能之高階主管達成協議,約定每位主管將可無償領取每股面額$10之限制型股票10,000股作為酬勞計畫,並於同日發放該限制型股票。但激勵計畫之既得條件為員工需於X2年底前仍在職服務,故該限制型股票於X2年底前由甲公司交付信託,不得轉讓,如果員工在閉鎖期間內離職,應返還該限制型股票。自X3年1月1日起,該批股票則可由員工自由轉讓流通。相關資料如下:
|
X1年1月1日 |
X1年12月31日 |
X2年12月31日 |
甲公司無任何限制股票之每股市價 |
$100 |
$110 |
$107 |
甲公司限制型股票之每股公允價值 |
$90 |
$105 |
$107 |
估計X2年底前將離職主管之人數 |
2 |
3 |
1 |
截至該年底前實際離職主管之人數 |
NA |
1 |
1 |
當年度之稅後淨利 |
NA |
$17,000,000 |
$19,620,000 |
該年度股票之平均市價 |
NA |
$105 |
$108 |
限制型股票於該年度期末尚須提供勞務每股之公允價值 |
NA |
$80 |
$0 |
試作:(一)甲公司X1年1月1日、12月31日及X2年12月31日應有之分錄。
X1/1/1 |
借:員工未賺得酬勞 $7,200,000 [$90×(10-2)×10,000] 貸:資本公積-限制性股票$7,200,000 借:資本公積-限制性股票$1,000,000 ($10×10×10,000) 貸:普通股股本 $1,000,000 |
X1年 |
借:普通股股本 $1,000,000 ($10×1×10,000) 貸:資本公積-限制性股票$100,000 |
X1/12/31 |
借:資本公積-限制性股票$900,000 [$7,200,000-$90×(10-3)×10,000] 貸:員工未賺得酬勞 $900,000 借:薪資費用 $3,150,000 [$90×(10-3)×10,000×1/2] 貸:員工未賺得酬勞$3,150,000 |
X2/12/31 |
借:員工未賺得酬勞 $1,800,000 [$90×(10-1)×10,000-$6,300,000] 貸:資本公積-限制性股票$1,800,000 借:薪資費用 $4,950,000 [$90×(10-1)×10,000-$3,150,000] 貸:員工未賺得酬勞$4,950,000 借:資本公積-限制性股票 $7,200,000 貸:資本公積-普通股發行溢價$7,200,000 |
(二)分別計算甲公司X1年度及X2年度之基本每股盈餘與稀釋每股盈餘。(各項數值請計算至小數點後2位四捨五入)
X1年度 |
基本每股盈餘=$17,000,000÷1,000,000=$17 稀釋每股盈餘=$17,000,000÷(1,000,000+2,381+21,429)=$16.6 年底1人離職:1×10,000×(1-$80÷$105)=2,381股 年底9人在職:(10-1)×10,000×(1-$80÷$105)=21,429股 |
X2年度 |
基本每股盈餘=$19,620,000÷1,000,000=$19.62 稀釋每股盈餘=$19,620,000÷[1,000,000+(10-1)×10,000]=$18 |
【稅務三等108-3】甲公司於X7年初給與15位主管各1,000股之認股權,必須服務滿3年始能既得,每股認購價格$40,認股權於X11年12月31日到期。甲公司普通股每股面額$10,給與日股價$40,認股權之公允價值每單位$18。X7年底,因股價下跌,公司重設認購價格,以維持該認股權計畫的吸引力,主管仍須服務至X9年底才能取得認股權。甲公司於價格重設日估計原始所給與認股權未考慮價格重設之公允價值每單位$8,價格重設後認股權之公允價值每單位$12。
甲公司於X7年底預期有2位主管會在X9年底前離職,於X8年底預期有3位主管會在X9年底前離職,X9年底實際有4位主管離職。試作:
(一)分別作X7年底、X8年底及X9年底有關員工認股權計畫之分錄。
X7年底 |
借:薪資費用 $78,000 [$18×(15-2)×1,000×1/3] 貸:資本公積-員工認股權$78,000 |
X8年底 |
$18×(15-3)×1,000×2/3-$78,000=$66,000 ($12-$8)×(15-3)×1,000×1/2=$24,000 借:薪資費用 $90,000 ($66,000+$24,000) 貸:資本公積-員工認股權$90,000 |
X9年底 |
[$18+($12-$8)]×(15-4)×1,000-$90,000-$78,000=$74,000 借:薪資費用 $74,000 貸:資本公積-員工認股權$74,000 |
(二)X10年12月31日,甲公司股價$56,主管行使了8,000股認股權,試作應有之分錄。
借:現 金 $320,000
($40×8,000)
資本公積-員工認股權
176,000 [($10+$12)×8,000]
貸:普通股股本 $
80,000 ($10×8,000)
資本公積-普通股股票溢價
416,000
(三)X11年12月31日,甲公司股價$60,剩下3,000股認股權逾期失效,試作應有之分錄。
借:資本公積-員工認股權$66,000 [($10+$12)×3,000]
貸:資本公積-失效認股權$66,000
留言
張貼留言